資料圖片

開放國際太空站發展旅遊項目,只是美國太空總署把國際太空站商業化轉型的一部份。私人企業還可在國際太空站作更多商業活動,太空總署的太空人也可以參與商業活動.

太空總署在新聞稿表示,允許商業生產,准許太空總署和私人太空人在這個軌道實驗室進行新的商業活動。太空總署人類探索助理署長William H. Gerstenmaier表示,開始主動與商界展開對話,探索如何開放太空商業活動,讓私人企業可以創造收入,例如太空總署提供國際太空站與和諧號節點艙的接口,讓私人公司的太空艙能連接一段有限時間,太空艙接上後亦可使用太空站的設備。

國際太空站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Michael Roberts提出了一些私人企業在國際太空站的潛在生意,包括在不同領域都備受重視的基礎發現,例如醫藥業的臨床前測試或藥物釋放機制。不過私人公司並非可以無止境地使用國際太空站。太空總署只撥出它在國際太空站百分之五的資源予這些商業活動,例如每年只有一百七十五公斤商業貨物可運載到國際太空站;太空總署的太空人團隊成員每年最多可撥出九十小時協助商業活動;每年最多亦只能有兩次前往國際太空站的私人太空任務。

太空總署對商業活動也有底線,例如不允許國際太空站接受商業贊助;私人公司能參與的太空活動亦只限於與太空總署任務有關;或支持低地軌道可持續經濟發展;不可在廣告中亮相或代言任何品牌,但太空人可在不出鏡的情況下,協助私人公司在太空站攝製商業廣告。